第75章 经济边疆(十)(4 / 5)
级别差很多,但是好歹21世纪的中国会谈个钢琴是普通的事情。
“陛下,您希望高水准的音乐团访问中国么?”汉弗莱爵士用从所未有的恭敬态度对韦泽说道。当年一鸦打完,英国逼迫满清接受英国的南京条约之后,欧洲曾经一度认为能够向中国疯狂销售他们的工业品。那时候甚至有一种可笑的说法,如果每个中国家庭买一架钢琴,那欧洲钢琴生产企业能挣到多少钱。
当然,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让欧洲的这种美梦化为泡影。与韦泽打了二鸦,英国损失很大。后来在满清那边找回了场子,却没有能够扩大英国对华出口。只有在这个能够与英国打的平分秋色的光复军这里,英国才终于发现中国的市场大门终于打开了,英国的商品终于找到了肯买的**。所以英国方面当然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占据更大的比例。哪怕是当二道贩子,只要能够帮着韦泽这位对欧洲音乐貌似有重大爱好的皇帝联络欧洲第一流的乐团,那未来的利益就绝不是小数目。
韦泽立刻消灭了汉弗莱爵士的妄想,“这就算了。我只是说,你们别指望以次充好。而且我也不需要什么音乐家的费用可以减免喽?”韦泽不带笑容的开着不是笑话的笑话。
这年头音乐家们日子其实不好过,他们只有三条路,要么被贵族器重,得到支持。只有能够在大剧院进行多次公演的人才能赚到大钱。要么就是成为音乐教师,靠给贵族和有钱人上音乐课才能得到比较体面的生活。最后一类,就是得在各个酒吧,餐馆之类的地方演奏,勉强混口饭吃。
汉弗莱爵士既然没有把韦泽当成音乐外行,自然也不敢糊弄韦泽。在英国上层,音乐业界从业者基本被视为贵族的玩物。汉弗莱爵士本想爽快的答应,不过眉头一转,计上心来。“陛下,如果您肯在中国开办一所皇家音乐学院的话,我想这些音乐家会更加满意。”
光复军开办了很多学校,这点汉弗莱爵士很清楚。多出一所音乐学院的话,那自然是好事。而且汉弗莱爵士心生一计,钢琴女教师在这个时代基本是欧洲搞外遇的主力军之一,和那帮贵族们闹出绯闻来,钢琴女教师比例很高。如果能够向皇帝韦泽提供优秀的女性钢琴教师,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即便是韦泽不好这口,能够让中国皇帝学习欧洲的钢琴,这无疑也是外交上的巨大胜利。对英国的影响力有着绝对正面的促进。
“音乐学院可以搞,工资不会很高。”韦泽倒是认同了汉弗莱爵士的看法。
“那么贵国准备修建的铁路公里数到底多长?”汉弗莱爵士立刻谈起了这个问题。如果能够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