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6【众人拾柴火焰高】(2 / 3)

还有大量由发烧友diy的组装电脑。

因为硬件环境不同,所以genius就必须做好适配工作,争取让大部分电脑都能够快速、可靠运行genius操作系统。

不然的话,genius操作系统永远无法推广开来,最多只能效仿苹果的mac-os,做一个小众的精英系统。但这与夏天意图推广genius的理念不合,自然是不会考虑的。

但要让genius操作系统适配大部分电脑,并不容易做到。

微软的indos系统之所以能够适配全球大多数电脑,是因为背后有英特尔的支持。

全球主流电脑都是采用的英特尔的处理器(amd处理器和英特尔是一个架构),而它借助这一垄断优势,制定了大量计算机行业标准,比如微处理器、芯片组、板卡、系统、软件等等。

也因此世上大部分计算机硬件虽然品牌不同,生产商不同,但都是采用英特尔的标准制定的。

而在八零年代,为了打破ibm在计算机界的统治地位,微软和英特尔组成了intel联盟。所以微软在研发操作系统时,就可得到英特尔的倾力辅助。

英特尔的标准在制定之初,微软就可以提前获悉,并且全程参与,这就要比其他操作系统快人一步。

相比起来,genius操作系统只能在英特尔的标准公布之后才可以做适配的工作,这就要比微软慢一大截儿。

而且很多硬件商为了适配微软的操作系统,会主动开发indos版本的驱动程序,这也会大大减少indos的工作量。

而genius在体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前,是不会有硬件商主动向它靠拢的。

就像前世的linux,因为市场份额一直不足,所以全球最大的显卡商英伟达就不肯为它提供驱动。这导致linux之父林纳斯·托瓦兹对英伟达非常不满,并说出了传诵一时的名言,“f**k-you-nvidia!”

在这种情况之下,genius想适配大部分电脑,那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增加人手,加快速度,争取不要落后太多。

……

现在还是命令行界面,这对电脑发烧友而言并不是问题,他们熟悉各种命令,不需要图形界面,也可以灵活的操作。

但是对于电脑小白而言,命令行界面就未免太高深莫测了,会让很多未曾接触过电脑的人们退避三舍的,不利于这款操作系统的推广。

而要想让大部分人都会用这款系统,那么图形化界面就是必须的了。而要为一款操作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