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分化文人(2 / 3)

意过来请安的。”

朱昭熙乖巧地笑了笑,说道:“爷爷,我就是想您了。况且,礼不可废呀。” 她并没有急着感谢朱高炽为她做主报仇的事情,反而好奇地问道:“爷爷,您今天怎么生这么大的气呀?”

朱高炽见有人可以倾诉,便将心中的怒火一股脑地倒了出来。他气愤地说道:“也不知道李时勉是哪根筋抽了,非要上来跟我说做皇帝要勤勉,要孝顺,要少喝酒,少宠幸妃子。我一天天忙得脚打后脑勺,哪有时间喝酒、宠幸妃子啊,这不是在造谣么?

要是骂他一顿,其他人肯定就觉得我是恼羞成怒,可要是不骂他,反而虚心接受,那等于是承认了自己干过这些事。这人简直就是一条疯狗,为了博取一个犯颜直谏的美名,就来故意气我。”

听到朱高炽喋喋不休的抱怨,朱昭熙也有些同情自己的爷爷了。那些文臣的心眼子也太多了吧,难怪会把一向以脾气好着称的朱高炽气成这样。

朱昭熙对此也一时没什么好办法,只能不断地安慰爷爷,不用猜这事绝对是江南那些文人的试探,他们想要把大明也变成宋元时期那样,天子垂拱而治,所有事情都交给他们大臣。

灵光一闪,朱昭熙想到了现代的高考制度,简直是分化拉拢的利器啊,那些文人总喜欢抱团,那么把他们的上升通道按照各省划分开来,他们就算是抱团,那比现在的团体也是小了很多啊。

思考了一会说道:“爷爷,太爷爷曾经说过,驾驭臣子就是要拉拢分化。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多分化一些呢?南方的省份太少了,他们很容易就在一起闹事,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多设几个省呢?

南直隶那么大的地方作为一个行政区完全不合理,最好是再次细化,一个省分为两个甚至是三个省。特别是南北交界的地方,最好一个省既有南方地区也有北方地区。然后科举也不要搞什么南北榜了,按每个省的比例录取进士,这样那些文臣就再不好抱团了。”

听到朱昭熙这新奇的想法,朱高炽眼前一亮,心中豁然开朗。他看着自己的孙女,竟然有了一种或许这个孙女比他更适合做皇帝的感觉。

不过他也知道这么大的调整一时之间肯定不可能完成,牵扯的利益太多,需要慢慢的来才行。

朱高炽心中的愤怒和烦闷稍减,这才想起要问起朱昭熙的来意。他看着朱昭熙,摸了摸朱昭熙的小脑袋,笑着说道:“昭熙,爷爷可不相信你只是为了给我请安,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呀?”

朱昭熙这才说明来意:“爷爷,孙女儿主要是感谢您为我撑腰,给我出了一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