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元帅府 开封城(4 / 10)

当即安排快马加急送往了河间府,已经到那里的张江和王韬都被用很严厉的语气催促,让他们快些进行屯田田庄的建设,尽快的把部队部署到永平府那边去。\

整个山东唯一不着急的人就是李孟了,在消息传过来之后,孙传庭带着文卷直接是来到齐国公府,希望李孟拿个章程出来。

孙传庭对李孟的判断倒是和真实情况差不多,他觉得李孟一开始的专力鞑虏的战略,未必是有什么预料,而是一种偏执和仇恨,从胶州营成立时候起的历次行动就能看出来这种倾向。

不过李孟未必知道这满清鞑虏抓捕野人充实自己实力的行为,也就是说,齐国公李孟或许没有预料到对方有这样行为和度补足人口和实力。

没想到的是,在书房听完孙传庭讲述的李孟,做出的表示仅仅是颇有兴味,好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消息,的确,这件事对于李孟来说,充其量也就是个趣事逸闻,并没有像他们一样的惊讶。

孙传庭心中着急,心中所想的更深了一层,大帅在河间府的大胜之后,莫非已经是自大骄傲,这可是大麻烦,一定要出言劝谏。

先开口的却是李孟,他看了看难得有惶急之色的孙传庭,开口笑着说道:

“鞑子抓取野人补充实力,现在对于胶州营来说也是鞭长莫及,咱们能做的也就是一步步的推到山海关前,然后再动作。”

“国公大人……”

“孙先生也不必把这件事看得太过重要,胶州营行军作战,最忌讳的就是远离后勤孤军深入。河间府、永平府、山海关之地,并不是经营透了的地方,又有多方地实力敌对,若是我派军北上,粮秣补给的后路不稳。你叫下面的军兵如何能安心作战,万一有个闪失,那才真是得不偿失了。”

胶州营的战术特点是倚重火器。火铳和火炮对于后勤的依赖都非常地大,而且胶州营向来是足粮足饷,这种足粮足饷的报酬也是保重士气的一种手段,不过这种战术地特点和足粮足饷,这粮秣补给的重要性就更加的凸显。\

必须要保证有个稳固的后方,胶州营的部队才能充份的挥出战力来,要有稳固的后方和补给基地。可并不是搭建几座仓库储备军需物资就可以地。

按照李孟的话说,必须要把这个地方经营透,这个透字,就是山东能够完全的掌控。建立起来屯田田庄。然后通过这个屯田田庄建立起兵站、仓库和临时的堡垒要塞,形成稳固地后方。

孙传庭也是明白这番道理。目前河间府尚且是草创,永平府那边还没有开展。要等到李孟说地这种“稳固”建立起来,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