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求战 使命感 战始(7 / 10)
样的看法,他认为要想培养一名士兵作为军人的荣誉感和对军队地归属感,军容军纪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
胶州营对这方面的培养,正是让他觉得选择的正确,所以他进入这个军队的时间不长,却尽力联系和模仿,加上从前在欧洲的基础,当真是有板有眼。
进来之后,按照目前的军官阶级,欧曼立正,左拳击胸行过军礼,看见对方这个做派,赵能很是舒服,连带着那恶感也去了些,开口说道:
“欧先生,来这里到底有什么事情?”
“将军,按照公孙先生的意见,我们要拖住蛮族的大军,不能在这个安陵镇据守,而要主动出战!!”
今日地争论,这还是第一个人给出了明确地判断,尽管这人是个洋人,可赵能仍然感觉到精神一振。
“将军,这样的平原过了我在家乡和周围那些国家看到地任何一个,能和这里相比的,恐怕是只有波兰东面那块土地。”
边上的通译低头恭谨的站在一边,口中却是不停,把欧曼话语中的非汉语词汇和不正常的语序调整后说出来。
“这样广阔的平原,即便是几万骑兵都可以做出大规模的机动,不用考虑地形的限制,公孙先生对我们这个军团的命令是把蛮族的大部队拖住,可如果我们在这个镇子据守的话,一来是无法抵挡对方的重炮,二来是对方完全可以忽视我们,绕过我们,跑到安全的距离上。”
欧曼的先生身份能让他知道一些这个级别军官不能知道的情报,也让他能做出更全面的分析。
跟随大军离开济南府行进到北直隶之后,欧曼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不是为了军队和局势,而是因为地形。
这个时代地欧洲人无法想像大明帝国的巨大。大明帝国的省已经是德意志地区的大小了,许多小国甚至是省内州府的规模,福建的多山、山东地丘陵和北直隶的大平原,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
孙传庭的判断自然在欧曼这里要进行修正,按照他的观察,赵能军团来到安陵镇之后。就有准备据守的意向,在济南府,公孙先生的判断和指挥没有错误,但到了现场,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修正。
“我们的士兵和军官,家乡就在身后地山东,如果蛮族的军队绕过了安陵镇,直接进入山东,即便是他们要回身作战。但因为忧心自己的亲人,士气也会降低,甚至会生骚乱。”
赵能凛然。对欧曼地那些看法都是烟消云散,当下肃声开口问道:
“欧先生,咱们该如何做!!”
“主动出击,目前蛮族军团的度已经开始加快,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