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弃剿用抚 暗渡陈仓(5 / 7)

族都是支持,谁想到扬州府的盐商和淮安府的士绅们,都是异口同声地请求山东兵马常驻,说是若非如此,地方上不得安宁,偏生扬州府和淮安府也有些官员和这些士绅一个鼻孔出气。

方老太爷和方家在两淮之地的影响很大,盐商之中也有几家和方家是牢固的同盟,他们的外围又有许多拿过好处的官吏。对这些官吏来说,两淮之地驻扎着哪里的兵马其实没什么干碍。

反正都是大明的官兵,有什么区别。这胶州营兖州军军纪森严,又能保地方太平,留下来比从前要好,那还何必去干涉什么。

民间的呼声如此高,南京兵部那边也有人不闲着,南京兵部右侍郎吴嘉卫又是挥了他敢言地优点。

在九月中旬就上奏京师朝廷,奏折里面写到,南直隶兵马护卫南京和凤阳中都两个重地。还要在和湖广以及河南沿线布防。兵力已经是有些不足,说是捉襟见肘也不夸张。此时河南大乱,流寇随时都有可能窜入南直隶,而且这次的两淮流民之乱,说明两淮之地也有隐忧。

天下兵马,主要的战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集中在湖广四川一带剿灭张献忠、罗汝才部,还有一部分在北直隶和关外,抵挡女真地攻势。

仅剩的那些兵马还要驻守各个重地大城,江北之地乃是南京的屏藩,必须要得力的军将才能驻守保卫,山东总兵李孟素来谨慎小心,兵马调度有方,山东一地,在其镇守以来都是平安。

而且山东兵马进入南直隶之后,南直隶兵马一筹莫展的流民之乱迅被平定,地方上的士绅地主也都希望这支军队常驻。

南京兵部右侍郎吴嘉卫在奏折中看似处处的为百姓黎民着想,不过接下来却也有些诛心的言语,说山东总兵李孟镇守山东一地,经营太久。军队和地方上产生勾结,毕竟不是什么好事。

山东大军毗邻北直隶京师,若有异动就是滔天之祸,虽然现在山东总兵李孟忠心耿耿,但是做防范也是必要地。

目前来说,山东兵马有三分之一在两淮之地,不如就把这三分之一地兵马留在两淮,分散他李孟的力量,这才是完全稳妥地策略。

当然,军将们肯定不愿意自己的兵马被划分到别处,想必这山东总兵李孟心中也会有不少的怨气,不若给他个镇守两淮的衔头。

兵马分置两省,南直隶的江北之地又是富庶地方,久而久之,李孟的兵马肯定是产生分化,这样也好控制。

单纯看这个奏折,上面充满了对武将的不信任和提防,几乎是从最坏的角度来揣测一心剿贼平乱的山东总兵李孟,并且想出了种种算计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