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无处下口 古今相通(6 / 7)
格拉斯邓洋人在二月初二那天成亲,和那名寡妇也算是终成正果。成亲之后的邓洋人破天荒地主动去找李孟。想要出去服役到第一线去。
倒不是成亲之后。就不愿意再和老婆在一起,而是有了养家糊口地动力和压力。教习这个位置拿钱也不少。但邓格拉斯要想和老婆维持一个体面富裕的生活却有些困难,他可不能像神甫费德勒那样维持着清贫自乐的生活。
在胶州营中。第一线地服役能拿到地钱,总归是比在后方当太平官那的钱多。毕竟是在拼命。拿钱自然也多些。
邓格拉斯相对于胶州营的其他军兵来说。还是有他地优势。李孟也接触过不少的江湖人,所谓的武术高手。这些人的功夫在单对单地时候很有效用。可在大军交战之中。却没有什么实际地意义。
而邓洋人地东西。则是经过量化和实战验证地战争技术,不管怎么说。更像是野兽地西方人根本从原始人到现在,一直是在互相残杀。而不像是东方人那样享受和平。在这种野蛮和血腥的厮杀中。他们的战争技术确实是开始漫漫的领先西方。邓格拉斯尽管是个破落地雇佣兵,可他地技能,的确是领先地,李孟目前也是阅读那些古代的兵书和战策。其中戚继光地《纪效新书》他读了很多遍。这本兵书的语言也是通俗易懂地白话。其中有几段话说的和他的练兵思想相通。
“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不得先。怯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迸或退。”
胶州营的士兵们作战特别讲究阵列。显然就是对应这句话。在战场上,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只有把集体地力量最大效率的挥出来,才能最大程度地让战斗力体现。
“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真可对搏打,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
这其实就是说邓格拉斯和那些江湖人士的区别了。古今中外,带兵地套路和思路,其实是相通地。
眼下邓格拉斯的斧枪都已经是传授给士兵们,留这么一个闲人在这里也不是李孟所愿。既然邓洋人主动要求外派。那就自然如他所愿。不过派出去的地方却很有意思——信阳水营。
没有经过严格地训练,却还在胶州营序列中地,只有这支部队了。派邓格拉斯做个队长。兼管训练,也算是人尽其才。
送走了邓格拉斯。费德勒神甫却又主动求见。此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