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第 300 章(2 / 4)

到县城接完知青顺道去公社接人,知青们看到贴在公社门口的告示,就闹起来了。”

怪不得呢!钱淑兰环视四周,一共三十四个知青,为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名额可不就得闹么?

可惜这些人错估了一件事情,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可不是特给知青们的,而是给生产队的。

在社员们心里,知青们是外来人口,谁会把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给自己人,反而给外来人呢?

要知道王家村生产队小学是免费的,所以识字的人非常多。初中和高中学历比比皆是。比这些知青们也不差什么。

所以说这事儿跟知青们没什么关系。

钱淑兰在这些知青们脸上扫了一圈,眉头微皱,“有没有说什么时候把名单报上去?”

王守泉理好衣服,答她,“这事不急,八月前报上去即可。”

钱淑兰看着两人,“这事还不简单,直接投票呗!”

王守泉和钱明华对视一眼,“我们当然也是跟这些人说的。可这些人不依不饶。”

说到底投票也并不是最公平的。因为人是有私心的。

现在村里有一千三百口,去除小孩还有一千口,知青们才三十四个。

人数如此悬殊,投票的结果还用问吗?

这些知青们闹,无非是想争这个名额。最好由大队书记直接指定,而不是用投票的。

可他们也不想想,就算由大队书记指定,难道还会指定给一个外人吗?

要是王守泉真的这么做了,那他的脊梁骨也要被人戳破了。

钱淑兰朝这些知青们看了一眼,“上工农兵大学起码得要高中生吧?难道你们都是高中生吗?”

知青们面面相觑,对啊!大学都是从高中选上去的。

于是刚刚还围成一个圈,渐渐有个缺口。

钱淑兰指了一块空地,“不是高中生的都给我站到旁边去。咱们要罗列可以参选的人数。”

那些学历低的都纷纷往外走。

最后只剩了十三个。

钱淑兰掏出一个本子,“我先把你们的名字记录下来,然后让马主任到你们的原户籍所在地调查,只要情况属实,你们就能有机会参选。”

“我们来的时候不是有履历了吗?还调查什么?”有个人慌了,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钱淑兰理所当然地道,“总要查查你们的学历和政治成份有没有问题才能推荐吧?要不然等你们到学校,再被打回来,丢脸的可是我们这些大队干部。”

其中有几人面色沉了下来,额上隐隐有汗珠。

钱淑兰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