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上) 海之歌(7 / 18)

宜。基本上是每期两文,三天一期,不到半月就风靡了北平的街头巷尾。给《北平春秋》撰稿的读书人陈德文不服,以有伤风化为名告到官府,没等通判李善平调节,陈德文就主动要求撤诉,让李善平大为奇怪。后来才听自己的弟子说,《北平新报》那边把陈德文父亲当年给蒙古人做事的细节整整印了一个版面,还宣布要继续连载,吓得陈德文不得不上门求饶。接下来的一期《北平新报》则破天荒的出了一版关于‘子不言父过’和‘儿子为父亲当年的错误赎罪’的孝子故事,霹雳手段着实让李善平佩服。经此一役,《北平春秋》一改原来的风格,利用自己在京城有关系的优势,专门辟出一个版面来报告朝廷的新政令,武安国等人在京城的最新消息,和当前海外各国情况,种种举措为它争取回了很多人气。而《北平新报》的应对措施则为,把各地物产,价格高低,道路情况按不同季节逐一介绍,时而还夹杂着北平诞生的新技术和新发财机会,惹得北平过往商人争相购买。目前两家报纸的战火已经拓展到北平周边的各府,各自都有了大批的拥戴者。关于北平府的一些举措,两家报纸也各唱各的调子评论,从来没统一过,一赞之,另一必反之。现在的最新招数是,《北平新报》每期连载了一本平话(小说的前身),唤做《忠正孝子连环谏》,而《北平春秋》则每期连载了《宋太祖龙虎风云会》,有趣的是,两家报纸的平话作者都是一个人,这个名字武安国很熟悉,他就是罗贯中。

从报纸上得知,怀柔今年最受欢迎的新产品之首是四轮马车,为北平书院的院长穆罕默德首先推出,他是嫌两轮马车坐着不舒服,提供了家乡的马车样本,在杨老汉那里定做的此物。出于对他的尊敬,杨老汉按穆罕默德的图纸,把马车打造得极为舒适,也改进了许多。车子采用了张家新推出的精钢车轴,车轮由张家产业推出的精钢车辐和镶了软木的精钢车圈组成,配上普通软钢做成的轴托(简易减震器),跑起来就像乘着风一样。《北平春秋》用风驰电掣四字来评价四轮马车,而《北平新报》则说这东西也就是在北平到怀柔的混凝土官道上还能跑,离开了北平府,遇上差一点的路况,立刻歇菜,典型的中看不中用;并且嘲笑办《北平春秋》读书人都是不知民间疾苦的书虫,没见过乡下的小路。无论如何,四轮马车都借着这两家报纸的吵闹打开了知名度,杨老汉看这东西有前景,和张五哥核计了一下,两人搭伙又开了一个车厂,专门生产四轮马车。北平的富人,特别是文人,对马车情有独钟,有空就架着车在街道上飞驰,搅得沿街叫卖的很多小生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