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下) 如画江山(4 / 4)

兴,大加赞赏。令徐达最感兴趣的是新式的火枪、三眼短铳和火炮,“如果在出塞前老夫得到此物,任他脱古思帖木儿溜得再快,老夫也能把他捉回来,告慰我华夏祖先”,抚mo着武安国作为礼物给他的火器,徐达不无遗憾的说。

尽管如此,徐达心里也明白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带兵出塞了,皇上已经下定决心要把军权交给自己的子孙,这一点徐达看得明明白白。他不认为蒙古人会就此屈服,和议不过是一种喘息的手段。随着春来春去,蒙古骏马会在草原上茁壮成长,蒙古武士也会再次再草原上驰骋。见识过中原繁华的蒙古人绝对不会甘心放弃每一个机会,他们很快就会卷土重来,驻守在塞外的璞英和郭英任重而道远。“无论如何,自己这一代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今后的较量将是发生在两国新生代之间”,徐达默默的想。对于朱元璋选择的新生代,徐达很满意。以朱棣的果断加上武安国的机智和镇定,配合郭璞后方支持,如果没有外来挚肘,蒙古铁骑恐怕再也不能踏入中原半步。

让年青人早些锻炼吧,英雄不会成长在女人的怀里,宝剑只有饮了敌人的鲜血才会发出光芒。在一起回京城的路上,一向话不多的徐达变得罗嗦起来,把自己平生所经历的大小战役,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结束,喋喋不休的介绍给武安国等人,有心的朱棣拿着武安国发明的“毛笔”,工整的在纸上记下徐达的每一条经验。只有不愿与朱元璋见面而被郭璞硬拉着接受了官职的十三郎,抱着本胡商辗转带来的小说,在一边聚精会神的看,武安国不认识上面的拉丁文,但从十三郎的介绍中,他推断出,那是但丁的《神曲》。(正史,但丁著于1307年到1321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