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老人家丢了一只鞋(2 / 3)

这个封禅的皇帝吗?”

“不不,不是他,是他爹!”

“有道是:西直门外杀声急,宋辽两军比高低。耶律轻骑虽骠勇,奈何驴车有漂移!”

“哈哈哈!卧槽……这哪位大佬啊!吟得一首好诗!”

第六次,也就是华夏历史上最后一次封禅大典,在一片吐槽声中,渐渐落下帷幕。

赵光义和赵恒父子,遭到了无情的嘲讽,毕竟一个得位不正,一个史上最怂,原本在后世就没有什么太好的评价。

作为主持人的张凡,将镜头慢慢拉远,似乎即将宣示着这六次封禅过程的收束。

远望巍巍泰山,更加令人胸中激起豪情。

尤其是亲眼目睹了一次次帝王的封禅,其中不乏秦皇汉武这样的伟大帝王。

他们都曾经在古老的东岳泰山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在这地方尝试沟通上天,祈求上天降下福祉,庇护国运。

这六次封禅中,两次来自汉,两次来自唐,一次来自宋,一次来自秦。

或许对国运的庇护并不算太灵验,尤其是秦国仅存在了十五年。

但谁说封禅不灵?

或许上天降下的福祉,庇护的不只是某个朝代,而是降福给整个华夏族群!

华夏每次遭逢危难,都有无敌之师,都有神明降世!

“后来再没有人封禅了么?”

“没有了……老朱霸气外露,直接去掉了泰山神的封号!明太祖从一介布衣到拥有天下,只相信自己!”

“永乐大帝虽然武功盖世,封狼居胥,但靖难这码子事,让他对于封禅还是有些心虚的。”

“再后面……几乎是一代不如一代!”

“清朝倒有两个皇帝来过,乾隆特么的来了六次,写了一百七十多首诗!首首臭不可闻!”

“现代呢?当代呢?再没有过这个念头?”

宋真宗之后,再无封禅。

至今,已经又是一千多年过去了!

新华夏建立的时候,华夏人民重新站起来了!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那位老人家……有没有兴起过再次封禅泰山的念头?

无数观众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个熟悉的形象,亲切的湖南湘潭口音瞬间萦绕耳畔。

他仿佛从未远走,就如同祖龙嬴政一样,化身千万,在红光缭绕中绽放笑容,永远守护着九州大地!

“老人家……1949年后,曾经四次走过泰山脚下,却再也没有登山。”

“据说,1919年时,老人家去过泰山,丢了一只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