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5章(4 / 5)

。”周支婆哽咽不已,“若早知道那御史家是个表面光的,娘绝不叫你嫁过去。”

“娘。”钱氏也不免哽咽起来。

两人又哭了一场,这才振作起来,擦干了泪。

钱氏道:“娘,你且安心,早些年公爹没去世的时,京里二房年年都有钱送来,家里日子过的也好。”

“自公爹去世后,为了攒钱供璋哥儿和大郎读书赶考,我这才开始下地。便是如此,每每大郎从县里回来,都叫我歇着,他自己去劈柴、挑水、下田……”

钱氏说着说着,不由得羞涩一笑。

周支婆见她这样,心知自家女儿和夫婿感情颇好,这才略放心下来,又赶忙问道:“前些日子大郎送了书信来,说要上京赶考去,托你爹照顾你们母女三人。你老实告诉我,他可是真的上京去了?”

钱氏点点头,“是真的”,又迟疑了一下,问道:“娘,怎么了吗?”

周支婆瞧见她这副迷瞪样子就直叹气。她这女儿,有小聪明却没有大决断。

可没办法,这是自己肠子里爬出来的。周支婆只好道:“我叫你回来就是为了这事儿。巧娘,你也得上京去!”

钱氏一惊,竟也没有反驳。

周支婆见了,就知道自己这话是戳中了女儿心里的隐忧。

“儿啊,我且问你,林大郎此番进京赶考,考中了,会不会有人赠美婢小娘?”

“大郎不是那样的人。”钱氏反驳道。

话一出口,钱氏自己就先后悔了。男人的劣根性,她又怎会不知道呢?

周支婆叹息一声,也不好骂自家女儿蠢,只能继续给她盘算。

“我再问你,你婆母早被二房接去了京里,万一林大郎考不中,你婆母是会捐个小官儿给儿子做做,就此留在京里,还是放儿子回乡下当个农户?”

自然是叫儿子留在京里。

钱氏低声道:“照娘这么说,大郎别管考中与否,都要留京,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回湖州了?”

“这是自然。”周支婆点点头,低声道,“否则他为何要把璋哥儿带走呢?”

钱氏悚然,急急道:“璋哥儿也十岁了,说是要带他去京里寻个名师,不能叫他在乡下地方荒废了,这才带他一块儿上京去的。”

“所以就留下你们母女三人?”周支婆一声反问,叫钱氏哑口无言。

“儿啊,你听我的,即刻将家里的田地佃出去,拿一笔钱,速速上京去寻林大郎!”

钱氏犹豫:“大郎临行以前与我说好的,考中了他就来信接我进京,考不中他就自己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