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玄宗四法(4 / 4)
听听白庸会怎么回答,显示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因为妖对大道的领悟总是比人类要迟钝,一些修为比白庸还要高的妖,它们对道的领悟甚至还不如肉身境的玄宗弟子。
玄宗的妖长期耳濡目染,也有夯实的基础,对大道有几分见解,也懂得证道需要追求本源。换成妖神谷的妖修,基本上都是属于一味追求强大的修为,玄妙的武道,可究竟为什么强大,为什么玄妙,就不得而知了。
知其然而不知情所以然。这也是长久以来,妖会输给人的原因之一,连大道都偏袒人类,何其幸运。
可惜很多人并不珍惜这种天赋,暴殄天物,世上有九成多的修士也踏入了同样的误区,一味追求境界的突破,招式的强大,可从来没想过为什么。偶然悟得了神通,也只知道如何去使用,而不知道神通的本质,以及为何能悟得。
玄宗的妖修对玄宗弟子都十分尊敬,就是因为敬佩他们对大道的领悟,至于武道境界,那种东西在玄宗是最不被看重的。
白庸身负众妖的注目,却是毫无怯色,因为木老所讲的养生之道,其中许多内容跟他领悟的生死之道中生之道有互通的地方,思考片刻后,他便有了答案,吟声道:
“洞灵尊上德,虞石会明真。
要妙思玄绝,虚无养令神。
自此逢何世,从今复几春。
海无三尺水,山成数寸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