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8章 癸字卷 入戏太深(3 / 4)

,只不过辽东之战中他表现不好,才有些边缘化罢了。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耶?

这话无数人都听过,中国历史中,五代十国和南北朝中也有无数人亲身实践过,或者说,中国古代历史中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方式谱写的,有什么错么?

冯紫英想过,但是却没想过这么快这么仓促,或者说吃相这么难看,好歹他也是士人出身,二甲进士,庶吉士,翰林院修撰,一连串的名头,师长还是赫赫有名的士林名宿,朝中士人楷模,怎么一眨眼,自己却要“沐猴而冠”当皇帝了?

这不招人笑话么?

当然,单单是笑话一下其实也没啥,关键是这肯定面临着士林文人们的强烈反对啊,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搞定这些士林文人,这未来的朝局肯定就会迎来激烈的震荡期,从内心来说,冯紫英是不愿意见到这种场面的。

他原本设想,武人和商人既然成为了自己的基本盘,那么利用逼宫手段迫使士林文臣稍作让步,这样一来推动对蒙古一战就可以进行,既避免了裁军损害自己基本盘,又能利用征服蒙古诸部来进一步确立自己权威,而这期间再利用工商业发展和考成法推行乃至科举制度改革,进一步来分化瓦解这些以地域、师长结合起来的士林群体,只要能够维持住一部分站在自己一边,局面也就会慢慢明朗化,进而水到渠成了。

想得如此美好,奈何这大戏却不按照自己预想的那样演啊,这帮群众演员怎么就入戏如此之深,一下子演得把主角的戏都给抢了呢?

当然真要这么演下去演成了,也不是没有好处,起码自己可以有一些理由来撇清自己,无论这种撇清有无意义,但好歹能让一些自认为知晓底细的人以为自己也是真的逼不得已而为之了。

但这出戏这样演下去会演砸了么?

冯紫英觉得演砸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演出效果不太好,甚至需要其他更多措施来补救却是打有可能。

但话说回来,对付那些文臣,也许自己那种文火慢炖的方式未必就比武人们粗糙暴烈的手段更好,这没有试过还真不好说。

沈薛林三女一夜都没有睡好,可以说整个冯府的人就没有一个能睡安稳,除了那些懵懂无知的孩子们。

不断有人从后门进入,到后来干脆就直接从前门进来,相公一夜未睡,而老爷也从丰城胡同那边赶过来,早晨间才离开。

而且宝钗甚至听闻自己舅舅和牛继宗他们就在府外一直等着公公,然后一并离开的。

沈宜修从衣衫散乱的弟弟那里得知自己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