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一章 为人民服务(3 / 4)

一点,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人民过得更好,但我们不是圣贤,难免也会犯错误,所以需要人民的监督,四民大会就是为了监督我们,避免我们做错事的。”

杨信谦虚地说道。

手下们立刻一片崇拜的目光。

他们都是杨家的家丁,也就是杨信这些年自己家学校培养出来的,但就知识水平来说,也就相当于现代六年级,再高也很难了,不过军事素质当然要高的多,目前在各县及镇乡充当军管会主任。

对杨信属于狂信徒式忠诚。

但年轻,缺乏实践,一脑门子的热血,所以杨信只能再从昭义调一些熟悉政务的小官配合他们。

经过了三年时间后,昭义市这个纯属放养的民兵体系,倒是自己形成了一套管理模式,不过因为缺乏足够的监管,基层官员们也难免有些不够廉洁。当然,比起过去的朝廷官员们来说他们都廉价的像楷模,毕竟做的过分了容易被打黑枪,而且昭义市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司法体系,司法更多取决于军政官员的武力。

如果哪个庄头惹起公愤,被民兵乱枪打死了,上级往往会采取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

这样贪腐就很有限了。

但不是没有。

而且时间久了肯定会加剧,所以这个体系也得改造。

但那些基层官员的办事能力还是值得肯定,这样他们与这些满腔热血的年轻人正好互补,在刚刚拿下的各地建立民兵体系同时主管政务,尤其是分田地这种大事。

而司法则是另外一套……

还是借着南京都察院,大理寺的皮,但明确为前者相当于检察院后者相当于法院。

但人员也是家丁,这个不可能把那些御史弄回来。

法律依照大明律就行。

这本法律就这个时代而言已经够用的了,不够还有大诰,前者是专门法律,后者是例判,当然,是杨信自己把大诰里面部分符合自己心意的内容挑出,专门的精修版大诰。一手大明律一手大诰,这两样就足够确保法律依据,不过他不能任命御史之类的官员,所以都察院就是检察官大理寺就是法官。

而治安则是军队。

专门有一个直属瀛国公幕府的军改编为公安军,然后向各县派驻公安营,各乡派驻公安队,实际上主要是为了镇压地主的反抗,保证各地的分田顺利进行,毕竟难免会有地主对此采取不理智的行为。

这就是目前他对这片控制区的管理体系。

至于税收,财政之类,这个由瀛国公幕府下属各部负责,各部部长对他负责,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