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六章 来,让我们谈谈诗和远方(3 / 4)

扎,其实就内心而言,他们已经在向往许都的方式,只不过信心还不足而已,他们还不敢保证自己能胜利,许都虽然目前势如破竹,但那是在杨信没有参战的情况下。

如果杨信参战,许都就很可能失败了。

士绅们没那么傻。

他们不确信自己能够战胜杨信,是不会冒险跟着许都学习的。

“海外风光?徐某已经顾不上了,桑梓之地都快保不住了,哪还有心去管什么海外风光。”

徐霞客说道。

说话间他走到了桌前。

杨信看了看陈子龙,陈子龙只好上前叫叔叔。

“霞客兄这话就奇怪了,难道建奴已经打到江南了?难道江南不是依旧太平盛世?看看眼前这片稻花香,我怎么就没看到什么保不住的危险?礼部右侍郎李之藻刚刚被陛下任命为西洋宣慰使,并且在天津启程南下,准备前往欧洲宣慰泰西诸国,霞客兄若有兴趣,杨某送你去跟他一起。”

杨信说道。

李之藻的确已经启程。

葛沽船厂用一个半月时间,就给他造出三艘排水量六百吨,但削减木板厚度的大型巡洋舰,因为是友好访问,而且和葡萄牙船队同行,所以火炮数量也削减到三十六门,同样也不使用短重炮,就是十二磅炮和更小的,主要用于对付沿途必然遇上的海盗。

大明礼部右侍郎充西洋宣慰使,甚至赐尚方宝剑的李之藻,怀着他对信仰的虔诚和朝圣的热情,以六十高龄远赴欧洲。

为欧洲人民带去大明皇帝的问候。

而同行的是近千名从江浙和闽粤招募的信徒,另外还有汤若望和数十名欣喜若狂的传教士,近百名葡萄牙水手,这支庞大的使团是五天前离开的葛沽,估计这时候已经从登州南下,很快就会到达舟山。

“不劳河间侯,徐某对远涉重洋没兴趣!”

徐霞客说道。

他当然知道这事,此举还引起荷兰人的警惕。

毕竟他们和葡萄牙人是敌人,而且这次为了拼凑使团,还在江浙大量招募那些信徒,最虔诚的信徒几乎搜罗一空,连荷兰人都被这个国家有这么多旧教信徒吓了一跳。

大明与梵蒂冈关系的有解冻迹象,这对荷兰人可不是好消息。

他们刚刚在这个国家站稳脚跟,这几年飞涨的贸易量,让荷兰东印度公司仿佛陷入了一场狂欢当中,一船船从长江上源源不断运出的货物,通过他们的商船运往欧洲,然后带来巨额的利润。但如果大明皇帝和梵蒂冈成为朋友,那么教廷肯定会对其施加影响,想方设法再次像过去一样,把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