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四章 危机边缘(3 / 4)
运输线的维护上。
当然,作用巨大。
这些米让开原,叶赫城,内喀尔喀各部形成牢固的同盟。
无论野猪皮还是林丹汗都对这个同盟无可奈何,毕竟这个同盟维持下去的核心其实是粮食,本身粮食不足的炒花和金台吉都必须依赖杨信,而他们缺乏的恰恰也是粮食。
“还有一件事……”
陈于阶欲言又止。
“我在江浙到底想干什么?”
杨信替他说了。
陈于阶点了点头。
“暂时我不想回答,因为现在我就算告诉你原因,你也很难相信,我只想说你等着看吧,实际上也用不着等太久了,很快你们就会知道,这些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大用的。”
杨信说道。
他现在说什么也没用。
他说从三年后开始,一场毁灭性的天灾会从西北开始,在整个大明游荡数十年,用赤地千里的饥荒毁掉这个国家?
除了自己的女人,没有人会相信他的。
再说就算相信他,难道那些士绅就会为此而改变了?
在他们看来倒是咱大清的方式最简单有效,把无粮人杀光就行,不就是天灾嘛,死个几千万人就解决,到时候他们不死就行了,头可断血可流,士绅的天下不能亡。老百姓造反又如何,镇压不了难道不能借兵剿寇?只要能继续维持他们站在佃户农奴尸骨上的歌舞升平,麻哥都能变圣主明君,咱大元都能让他们念念不忘。
陈于阶也没再多问,他其实就是替那些家乡朋友们问问而已。
他陈家是无所谓了。
反正杨信再怎么折腾,也不会亏待了他的。
至于他家乡的朋友们……
他家乡的朋友们,已经在忍无可忍了。
江阴赤岸。
“让开,想干什么?造反吗?”
杨寰颇有些色厉内荏地喝道。
在他身后的古老大宅內,一群哭喊的男女老幼正在被押出,而在里面的庭院中,是一个个装满的箱子,而在外面的码头上,是一艘艘正在装满的小船。
这是李应升家。
他家祖上其实是色目人,胡元时候驻这里的将领,后来投降大明就这样一直繁衍至今,至少两百多年过去后,李应升身上已经看不到多少祖上的模样。相反李家还是江阴最顶级儒学世家,家里藏书无数,不得不说这也是很令人感慨,他爷爷还是王阳明的弟子呢!
李家在案后第六天,就被杨寰带着人封了门,包括李应升几个叔伯家,现在只是得知李应升定罪后,正式对这里进行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