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1章 大决战?!(今晚一更,梳理一下大纲,快被骂自闭了……)(4 / 8)

在巡视辽皇耶律隆绪设立在幽州城内的行宫的时候。

寇季没由来的对赵祯说了一句,“官家或许可以考虑迁都……”

赵祯听到了寇季的话,微微一愣,“四哥是说,迁都到此处?”

寇季特地在幽州城内提出了迁都的事情,赵祯自然而然的觉得,寇季是想迁都到此处。

寇季缓缓点了点头。

赵祯迟疑了一下,“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汴京城内的利益盘根错节,朕若是迁都的话,恐怕要影响到汴京城内所有人的利益。

到时候汴京城上下,都会反对朕。”

虽说汴京城是祖宗定下的都城,可是赵祯却觉得汴京城不适合当都城。

汴京城地势低,又毗邻黄河。

几乎可以说是三年发一次小水,五年发一次大水。

每次黄河泛滥,对汴京城而言,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一旦灾难降临,朝廷需要付出的很多。

朝廷需要出钱维持灾后重建工作,还需要出钱赈灾。

由于汴京城是大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所以一旦发了水灾,汴京城就会现如短暂的封锁状态。

大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首脑,会陷入到短暂的瘫痪状态。

造成了后果十分严重。

往汴京城发一次水,当年的税收收入,就得拿出最少一成用于应对汴京城水灾以后出现的各种弊情。

最重要的是,一旦发生了水灾。

受苦的总是朝廷和百姓。

那些豪门大户不仅不会受苦,还会在水灾过后,大发国难财。

水灾过后,地垄被掩埋在淤泥之下,豪门大户可以肆意的侵占百姓的良田。

水灾过后,一些房屋、商铺被冲垮。

豪门大户也会借巧取豪夺。

大宋在汴京城定都数十年。

苦了朝廷、苦了百姓,却独独富裕了那些豪门大户。

赵祯已经逐渐的看清了豪门大户的秉性。

所以他不愿意让豪门大户继续趴在朝廷身上、趴在百姓身上,敲骨吸髓。

所以迁都,他并不反对,反而还十分赞成。

祖宗成法之类的东西,在他这里不管用,也没办法对他形成任何思想上的束缚。

毕竟,现在的他,在文治武功方面,已经隐隐超过了祖宗。

他已经不需要借助祖宗成法获取力量。

他可以自称一祖一宗,定下属于他自己的祖宗成法。

违背祖宗定下的规矩,在其他人眼里,那是大不敬的罪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