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6章 借鸡生蛋!(5 / 8)
撰音韵书籍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臣有一个提议,想跟官家和吕公三人商量一番。”
寇季当即将编撰音韵书籍遇到的困难说了一下,同时将自己的解决方法也一并说了出来。
赵祯、吕夷简、王曾、张知白四人听完以后,神色各异,关注点也不同。
赵祯率先开口道:“简字当真比现有的字更容易学习?”
寇季没有言语,吩咐宫娥取了笔墨,利用已有的一些简字,写了一篇字。
又提笔挥毫,写了一篇繁体字的文章。
寇季拿起了两篇字,向赵祯展示了一下,笑道:“诸位从小就饱读诗书,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笔画越多的字,越难写,也越难记。
简字,就是在不失其形的情况下,减少字的笔画,让字变的更好写,更好记。
以前写一个字的时间,简化以后,可以写两个字。
以前记一个字的时间,简化以后,可以记两个字。
简字的好处不言而喻。
乡间的许多土夫子,因为蒙童学字的时候,记不住字,就将其当成蠢笨之人,挡在门外。
乡间的百姓,也因为字的笔画太多,记不住字,因此对读书望而却步。
若是能将字简化一番,那么前者和后者都会减少。
读书人相对也会增多。
更重要的是,我们即将推行蒙学,音韵书籍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册书。
它简化以后,可以为朝廷节省许多钱财。
只要多节省出一份钱,我们就能多收一个蒙童。
一旦朝廷推行简字成功,又不遗余力的推行教化。
或许有一日,全天下人都会识字。”
赵祯听到这话,呼吸一下子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推行教化,在任何朝代,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功德。
只不过,此前的朝代,纵然在推行教化上下了苦功,也没有多少建树。
此前的朝代,也没有做到全天下人都识字的壮举。
若是他真的能让全天下的人都识字。
那他真的可以挺直了腰板,跟秦皇汉武论一论高低。
赵祯盯着寇季,沉声问道:“若是朕不遗余力的推行教化的话,需要多久,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寇季略微思量了一下,道:“四野无藩属,数十万将士的性命,数十年苦功。”
拖行教化,最重要的是什么?
钱!
只要钱到位,就没有推行不下去的教化。
大宋又不是后世。
大宋没有民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