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古老民族(4 / 5)

那是九十年代,连续死了三批考古队员,上面对这件事也很重视,后来开始调查石桅杆的来历,可谁也不知道石桅杆从什么时候开始立的,最后给出的结果是清朝以来,山民一直在这祭祀。

死了三批人,再有考古队员来也不敢挖呀,于是高价请当地的百姓,百姓也不傻,谁敢拿命试呀。

没有人愿意干,考古队不断加码,最后给出了二百块钱一天的高价。

九十年代初,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块钱,二百块钱一天,绝对是天价了。

有道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二百块钱一天对于小伙子们的诱惑太大了,干几天赚个一两千,那就能娶媳妇了。

赵爷本不想参与这件事,但报名的小伙子太多了,赵爷怕出事,也报了名。

这次考古队的目标很明确,也不动石桅杆了,就在神山上转着圈地找古墓。

胡乱挖掘一个星期之后,考古队在半山腰发现挖出来一处石洞,赵爷祖上就是干盗墓的,一眼就看出是盗洞。

盗洞斜着向下,赵爷立马看出了不对,这不是从外往里打的盗洞,而是盗墓贼从里面反打的逃生洞。

看土层,逃生洞没打成功。

赵爷察觉到了不妙,但也不敢声张,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找到了洞口,考古队也高兴,拿出了不少汽水庆祝,让大家吃饱喝足,然后开始做前期准备。

考古队干活很繁琐,得先敲定范围,然后打防雨棚,然后再做各种天沟水槽。

我觉得有些不对劲,小声问:“考古队没确认盗洞,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

赵爷斜看我一眼,低声道:“这也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他们好像知道这里面有墓一样,根本不确认,直接做准备工作。”

“后来呢?”

“做完准备工作,考古队说我们干活不专业,怕弄坏了文物,给我们发了钱,让我们离开了。”

赵爷觉得蹊跷,下山后他再次返回,发现考古队正在从盗洞中往外拉人骨,一个人钻进去,不多时就报一大把人骨出来,如此反复一天多,白骨足有几十具。

有的白骨上面还带有衣服的骨片,隐约间赵爷看到了清朝的兵丁服饰。

随后,考古队员又清理出不少工具,一看就是盗墓贼的东西。

赵爷从服装碎片中看出了不寻常,这不是一群盗墓贼,而是好几伙盗墓贼,有的盗墓装备是唐宋时期的,有的是民国时期才有的洛阳铲。

难不成数百年来,好几伙盗墓贼都折里面了?

再看那些考古队员,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