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偶遇老乡(2 / 5)

的三公主金姑嫁给了细罗奴。

细罗奴广施仁政,金姑教彝族妇女纺织、种田、刺绣啥的,深得民心。

张乐进求禅让,细罗奴得民心,天时地利齐备,细罗奴建立了大蒙国,自称齐嘉王,南诏自此开国。

说到这,四驴子用浓重地东北话问:“咋地,彝族啊?”

“历史资料是这么说的。”

“就是那个早晨发扶贫猪,中午变成坨坨肉的地方?”

“滚犊子,那是个例。”

说完,我也咽了一下口水。

许某人对任何民族没有偏见,尊重各民族文化,话说那是刚出社会的时候,去了一趟师父的老家青城山,回来时在成都坐火车去北京,因为车票紧张,只买到一张卧代座,就是一个下铺被分成了三个座位。

然后呢,一车厢的彝族同胞,气味我就不说了,感觉一点火肯定爆炸。

那次坐火车,我在连接处从成都站到了北京,我清晰地记得那趟车的车次是l18——临客18次。

全程四十二个小时,又晚点了三个小时,我在火车的车厢连接处站的痛不欲生。

为啥不坐下?

人多的都没坐的地方。

为啥?

因为除了彝族同胞,都他妈娘的从车厢里面跑出来了。

当然,也有命硬的老哥不在乎气味,况且是卧铺代替硬座,还有上铺和中铺呢。

睡上面?

我亲眼看到一个老哥占领了一个铺位,然后又在彝族同胞期待的眼神和温柔的劝说中又下来了。

他们上车喝酒,喝完酒还有耍酒疯的节目。

连列车员不得已要穿过那节车厢的时候,都得全副武装,进去前深吸一口气。

不说了,反正那次给我造成心理阴影了。

此后也遇到过彝族同胞,可能是我点子不行,没遇见过耿直的,他们有理,跟我讲道理,没理,装糊涂耍横。

当然,这只是许某人见识不多,遇到的情况,没有代表性。

四驴子见我不说话,继续问:“早晨发猪羔子,中午变成坨坨肉,有这个事吧,都上新闻了。”

“啊。”

“我听说那边人老生性了,咱们过去盗墓,他们拿个大竹竿子,不得从咱们大肠头子插进去,然后从嘴里穿出来呀。”

我心里也有些害怕,我是个极度自私的人,可以说的上是一个利己主义者,我承认上新闻的不好事件是小概率事件,一个群体内有极少数的人不怎么好也可以理解,但我遇到这个群体里的人不止极少数。

我也不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