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重症监护(2 / 3)
走流程就可以了,为啥还要先送重礼?
黄老板玩了一个阴间套路。
话说黄老板先让手下成立两家公司,一家是拍卖公司,一家是鉴定公司。
拍卖公司想找银行贷款,需要抵押。
恰好这时候,我送枕头去了,黄老板让手下用我们的珠宝去做抵押。
银行也不知道珠宝价值几何,黄老板又让手下的鉴定公司出具了一个第三方估价报告,我们那一兜子珠宝,值他娘的十七个亿。
关系都被黄老板疏通完了,银行的风险审核也只是个流程,拍卖公司顺利得到了十五个亿的贷款,先息后本。
说到这,黄老板特意停住了,问道:“小子,咱这买卖干的漂不漂亮?”
“借那么多钱,你要干啥呀,利息多少,得赚多少钱才能还上呀。”
“还个屁,先还几个月利息,等我的关系人升职了,我连利息都不还了。”
“啊?银行查封、起诉呢?”
“拍卖公司和鉴定公司的控制人都是我手下,一人给三千万,人去国外呗,抓也抓不回来,公司租的地址,那房子还有几个月的使用权,赏给银行了。”
我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想了一会,疑惑道:“不对呀,我们卖出去东西,赚了钱,你得到了贷款,赚了钱,银行高管得到了鼎和剑,也是赚麻了,那么,谁亏钱了?”
黄老板哈哈哈哈地嘲笑我。
“爹,下回注册皮包公司的事找我。”
“滚吧,你可是我的财神爷,我哪舍得你出国。”
“这么做,不会出事吗?万一查资金流向?”
“笨呀,拍卖公司,不得去海外回购国宝吗?国宝梳妆台在国外,不买回来能行吗?”
虽然赚到钱,但我心里还是气得慌。
我们拼死拼活,一人分个一千多万,黄老板用我们的东西一运作,赚了十多个亿,真他娘的没地方说理去。
黄老板评价银行的高管也很有意思,他说——赔是银行的,赚是自己的,苦难留给储户,利益留给儿孙。
这样的评价让我想起了清朝的李鸿章。
大家熟知李鸿章大多是因为他和列强签了不少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更有人觉得李鸿章可怜,身为宰相还要去签条约。
在签订《辛丑条约》的时候,内阁总管大臣想要代替李鸿章去签字,李鸿章说“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以后的路还长,你没必要把自己搭进去,这个骂名还有我来背吧”。
听着满满的正能量,许某人说点不一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