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常风天秀,秀麻了(万字大章)(6 / 7)

先拿自己的至亲之人开刀,清查长芦盐务。

瞧,朕连自己的舅舅都不放过。你们总不能再包庇自己的门生故旧了吧?

正德帝转头看向刘瑾:“刘瑾,河东盐场的镇监是宫里出去的。你要跟他们打招呼,把吃进去的吐出来。否则朕让他们尸骨无存!”

刘瑾拱手:“遵旨。”

正德帝又看向了三君子:“两淮两浙的士绅大族,跟三位先生关系一向不错。你们要打招呼。让他们配合巡盐钦差。否则休怪国法无情。”

“至于福建盐场。谢先生,你跟福建几大海商家族交情颇深。劳烦你给他们去信吧。”

三君子尴尬的都快脚抠四合院了。齐声道:“遵旨。”

正德帝道:“节流方面,常风提出了崇节俭、裁冗食、节冗费。开源方面,常风提出了赃罚归部、陈清提出了清查盐务。”

“朕也当以身作则。在节流方面,减光禄寺五成支出。”

光禄寺管着皇帝宴请。正德帝直接将自己宴请的费用减少了一半。

刘健夸赞道:“皇上真乃贤君.”

正德帝却摆了摆手:“刘先生别急着高兴,朕马上就要说让你不高兴的了!”

“国库的五百六十万两亏空,乃是京官奢靡无度导致的。别以为法不责众,朕无法追究前后上万名京官。”

“拟旨,自今日起,为时三年。在京文官俸禄的四成以宝钞抵折!按官价!”

宝钞,擦屁股纸也!

大明立国,太祖爷受文化局限性影响,觉得宝钞是个好东西。随便印,随便花。印他十万万贯,一生一世花不完。

于是他下旨命户部大量印发宝钞。

这里有个问题。

华夏纸币,始于北宋四川商人印发的交子。但四川商人印交子,是有准备金的,即四川铁钱。交子和准备金的比例大致为一百比二十八。

交子可以随时兑换成四川铁钱。币值自然稳定。

从后世金融学的角度说,准备金就是纸币的信用支撑。

太祖爷却武断的认为。朕是九五之尊,天下共主。朕就是最大的信用。要什么准备金,印就完事儿了!

没有准备金的纸币滥发,自然会导致纸币的疯狂贬值。

洪武元年定制,一贯宝钞兑一两白银,这是官价。

到了正德年间,官价还是一贯宝钞兑一两白银。市价却是一千贯宝钞兑一两白银。

正德帝说用宝钞按官价折抵在京文官俸禄的四成,等于削减了他们四成俸禄。

刘健是文官集团的首领。自然要维护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