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命常风为钦差副使,随刘大夏治河(2 / 2)

回皇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臣推荐刘大夏是出于公心。”

弘治帝微微点头:“嗯。的好。刘大夏的能力朕是清楚的。当初老内相怀恩病危,弥留之际向朕推荐了三个人。王恕、马文升、刘大夏。”

“拟旨,命刘大夏领右副都御史衔,前往山东治河。”

吏部尚书马文升道:“禀皇上,应再择一精明强干之人,作为刘大夏的副手。”

武官班中的常风心头一动。

他在锦衣卫这些年,经历了太多官场争斗、宫廷阴谋。

他厌倦了整日办那些见不得光、蝇营狗苟的差事。

他十分渴望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做一些事。

常风出班,毛遂自荐:“禀皇上,臣愿担任钦差副使。”

马文升道:“不可!常镇抚使,你不懂水利之事,怎么能担任治河的钦差副使呢?”

弘治帝赞同:“是啊常风。你为国效力的初衷是好的。但你不懂水利。”

常风侃侃而谈:“禀皇上。治河需耗费海量国帑。水利之事,因堤坝冲了又建,建了又冲,向来是一本良心账。导致河道官员能够上下其手的地方甚多。”

“仅弘治五年,北镇抚司逮捕、定罪的正五品以上河道官就有十三个。”

“臣虽不懂水利,却懂查贪、治贪。治理黄河,要靠钦差正使刘大夏。”

“臣能做的,是保证朝廷拔发的每一两治河银,都切切实实用在堤坝上!”

马文升捋了捋胡须:“常镇抚使的有道理。北司掌柜以副钦差的身份参与治河,可以震慑那些觊觎治河银的贪官污吏。”

李东阳附和:“若常镇抚使参与治河。贪官污吏们就算有贼心贪墨治河银,恐怕也没贼胆。”

弘治帝拍板:“好,朕命常风为钦差副使,协同刘大夏办差!”

“常风,记住你刚才的话。你要保证每一两治河银都用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