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终于明白了。(2 / 5)
达已经叩了四五个头。
胤禛急忙起身搀扶,“万岁爷常说,人才是立国之本。身为皇子,要爱才惜才。温大人才能无量,我也只是顺水推舟而已。我待会儿,就写奏折。您把资料重新整理,把你先前标注和疑问的地方,统统都去掉。要做成,我们巡完河后的总结。”
“下官明白怎么写,把于大人白天说的那些见解,加进去。”温达急忙说。
“温大人聪明。”
胤禛转话又说,“这事于大人尚且不知。我们先斩后奏的做法,于大人知道了,定会不悦,认为是贪了您的功劳,是小人行径。到时候,您向他陪罪,就说这是您请求我做的。您是因着仰慕他的才能,想成全他一心治河的赤诚之心。”
稍顿了一下,又说:“对了,在末尾处,署上您的名字。”
四爷考虑的真周到,帮他也只能帮到这个程度了。温达哽咽道:“不用不用,只要不是坏事,下官全听四爷的。四爷吩咐什么,下官会毫不犹豫去做。”
“您不是说要听我的话吗?那就署上。我没有调动官员的能力,还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您要在万岁爷和大人们面前露个脸才行。此举,对以后升官也有好处......”
“好,好.......”
胤禛的话没说完,温达已经泣不成声了。
腊月二十日的朝会,比往日结束得早了一些。下朝的时候,天还未大亮。走出太和殿,皇帝就问:“四阿哥的奏折来了吗?”
梁九功答:“回万岁爷的话,尚未。要不要奴才派人去催催?”
皇帝嗤笑了一声:“无定河修到了柳岔口,他此时若是在柳岔口,一来一回就是一百七十里。用快马,也要到下午了。你可真会出主意。”
就在此时,回毓庆宫的太子胤礽,被苏培盛拦下。
“殿下,我家主子爷有信给您。”
太子看着苏培盛迟疑道:“你是......”
还是太子呢,都见四次了,还认不出来。若是我家主子爷,一次就记住了。八爷也是见一面就记着了。苏培盛只好自报家门:“奴才是四爷府上的。”
“你是我四弟的人啊,难怪看着机灵。”太子瞬间热情起来,伸出手催促:“快,快拿出来。”
……
半上午的时候,皇帝终于等来了胤禛的奏呈。当时他正在佟国维商议军粮的事。
佟国维昨日听说胤禛给皇帝上了折子,装病装不下去了,一早就来上朝。工部这笔被户部挡下来的帐,其中的弯弯绕,他再清楚不过。
马齐扣着不签,是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