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部分阅读(2 / 8)
仍然自称“剑魔”算是无悔于自己的一生,无愧于自己的剑道。
鸠摩智听后目瞪口呆,足足有一刻钟才回过神来,再次叹道:“中原武学博大精深,人才济济,不但有西崔建新项羽,更有剑魔独孤求败这些神通莫测的高手,听楚施主一言,小僧才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在这之前坐井观天犹不自知,剑魔独孤求败的剑法小僧难及万一。
小僧虽学得几手佛门的上乘武学,但却还是还停留在第一境界利剑无意,剑魔先生确实古今剑法第一人。”
鸠摩智说得不错,纵观金老先生所录之书,独孤求败的确算得上古今剑法第一人,恐怕也是天下第一高手。
崔建新笑道道:“大师所言极是,因此在下也一直都以为,只有自己创造的武功才是最适合于自己的。
别人家的武功创造时是创造者按照自身条件去创造的,而后世学习之人的自身条件却是不见得就能与当时的创造者一般吻合的,是以便不能学至精通。
许多精妙武学,便也因此而渐渐失传。
所以在下认为,要学得一门绝艺至精通,不是看此人的资质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身体条件与当初的创造者是否最大程度上的接近。
如果两者的身体条件完全一致吻合的话,那么这一门武艺,这后世学习之人便能够学的精通。
反之,则不然”
原先崔建新所说的话,鸠摩智还能理解,而这全新的武学论点基本上已是完全颠覆了他心中的武学理论。
一门武艺,学得好不好,不在于学习之人的根骨悟性,而在于这学习之人与当时创造这门武功者的条件是否最大程度上吻合。
这种观点是他以前闻未闻的,他一时间不由怔在了那里。
好长时间后,方才长叹出一口气,向崔建新合什道:“公子的这番武学见解实是异于常人,但却又似大有道理”
崔建新道:“在下只是阐述了下自己的观点而已,大师不必过多苦恼,在下只是想要让大师知道,只有自己按照己身的各种条件去创造的武艺才是最适合于自己的,也才是最能在自己的手中发挥威力的。
大师刚才施展数十种绝学,可知哪一种是楚谋最推崇的”
鸠摩智想了想,道:“是无相劫指”
见崔建新摇摇头,顿了顿道:“难道是袈裟伏魔功”
崔建新笑道:“是大师所创的火焰刀。”
这次鸠摩智彻底怔住了,既然他自创的火焰刀不输于六脉神剑去。
那他又何必辛辛苦苦煞费心思去得到那六脉神剑剑谱,只要把自己的火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