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模块化?朱姆沃尔特的坑不能踩(2 / 5)
纸前,手指点向“海狼”的舰体中部,“是平台化!标准化!是为了易生产!易维护!易升级!”
他的手指划过图纸上舰桥、动力舱段、后部舰体轮廓线:
“比如,我们现在设计成熟的‘海狼’基础平台——这套动力系统、这个舰桥布局、这个后部舰体结构、这些内部管线通道。它们应该像一个坚固、可靠、经过验证的‘底盘’。”
接着,他的手指重点落在舰艏艉的武器平台区域:
“然后,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我们可以在同一个‘底盘’上,‘插上’不同的‘武器模块’。
专注于反潜的,就装深弹滑轨、刺猬弹、声呐和更多的反潜火箭。
专注于近海火力支援的,就换装大口径火箭炮或者专用的对岸炮。
专注于巡逻警戒的,甚至可以简化武装,增加续航力或者搭载快艇。
这些武器模块,接口统一,安装相对便捷。”
他看向听得入神的李振邦:
“李厂长,想想看。一旦这个基础平台成熟了,船厂要造一条新的‘火力支援型海狼’,是不是只需要重点生产那个搭载火箭炮的新舰艏模块?
舰桥、动力舱、后部舰体这些‘底盘’部分,完全可以沿用成熟的设计和生产线?这建造速度,能提升多少?”
李振邦眼睛瞬间亮了,猛拍大腿:
“对啊,总司令。这...这简直是流水线造车的思路。
底盘一样,上面扣不同的壳子,太妙了,效率能翻倍啊。”
张弛又看向游鸿轩和叶嘉石:
“游上校,叶舰长,再想想维护。
如果一条猎潜艇的动力舱出了问题,而恰好有一艘同系列但任务不同的登陆支援舰在同一个港口维修。
它们的发动机型号相同,接口统一,是不是可以直接把支援舰的好发动机拆下来,先给猎潜艇换上,让它恢复战斗力?
而不是干等着配件从千里之外运来?”
“妙啊。”叶嘉石忍不住赞道,“这思路,简直是舰队后勤保障的革命性改进,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张弛最后看向已经完全陷入沉思、脸上表情从兴奋变为震撼、再到醍醐灌顶般明悟的费德里科·罗西和他的团队:
“所以,罗西先生,各位工程师。我强调武器基座的‘插座’设计,其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换装不同的武器,更是为了实现相同平台下,不同任务构型舰艇的快速生产和高效维护。
这才是‘模块化’在战争时期,对我们南洋这样新兴海军力量最核心的价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