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建造万吨船坞(2 / 3)
粗壮的手指,用力在空中比划着,“咱们直接上马一座万吨级干船坞。还有两座五千吨级干船坞。
这规模,别说修船,造万吨轮都绰绰有余。”
他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老厂子(伊洛瓦底江第一造船厂)那边打下了好底子,咱们调来了不少熟练工程师和老工人,又从本地招了不少好苗子,日夜赶工。您瞧那基坑,万吨坞的基础已经快挖到位了。”
张弛看着那规模宏大的基坑,满意地点点头:“进度不错。船台有了,造大船的家伙事呢?光靠榔头和铆钉可造不了万吨轮。”
“哈哈,将军您说到点子上了。”李振邦大笑,引着张弛走向旁边一片新建的、屋顶高耸的钢结构厂房。
“咱可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您批的宝贵外汇,还有从白鹰那边‘友好协商’弄来的配额,可都花在刀刃上了。”
厂房大门敞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许多刚刚拆箱、散发着崭新机油味的重型设备。
那两位一直跟在后面的意呆工程师此时快步上前,用带着浓重意呆口音的昂撒语激动地介绍,李振邦在一旁同步翻译并补充。
李振邦先是介绍道:
“将军,这两位是路易吉·费拉拉和朱塞佩·马蒂亚先生,他们原先分别是热那亚安萨尔多船厂和里雅斯特的亚德里亚海联合造船厂的高级工程师,是被我们‘礼聘’过来的技术大拿。”
张弛了然,派遣合成人前往欧罗巴收罗意呆战败后的人才这个计划还是他推动的呢。
别的不说,这帮罗马老炮在造船、美食、艺术设计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光是张弛身上这套安民军最新的将官常服,就是由意呆的来的服装设计师设计的,未来建国后预备改组为南洋国防军的标准制服。
与汉斯hugoboss公司设计的党卫队制服强调权威,多用硬领、鹰徽等元素不同,意呆设计更偏重地中海式的轻松优雅,整体采用修身单排扣设计。
考虑到南洋的炎热气候,取消了厚重呢料,改用亚麻-丝绸混纺面料,保持挺拔轮廓的同时增强透气性。
摒弃了压抑的立领,为了给脖子更舒服的享受,而采用来舒适的翻领设计搭配金色棕榈叶刺绣滚边(图)。
最后在颜色上采用浅卡其色,加以象征海洋的深孔雀蓝滚边,镀金铜扣上则雕刻着虎头纹样。
在搭配传统大盖帽的同时,意呆设计师也没忘了他们传统的意呆船形软帽(bustina)。
不过在为将领们配发了新常服后,那顶意呆船形软帽却遭遇了大量差评。(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