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什么光速!(2 / 8)

在六十年代为了解决了f-1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的难题,采用了创新设计确保燃料与氧化剂稳定混合。

而他们足足经过2000多次的试验后,才让这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光靠解密的技术资料,哪怕我们很清楚他们每一个参数,每一个设计图是怎么设计的。

最终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靠试验来搞清楚他们的设计理念。”

(f-1火箭发动机)

能干到六院院长,毫无疑问贾勇也是技术官僚,对技术很是了解。

贾勇点了点头:“因为f-1也好,j-2也好,最主要是复刻,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大量测试弄明白当年nasa的思路。

到时候我给您安排的人也是按照这个逻辑。

会给您安排充足的人手,但考虑到这项工作主要是复刻和测试,所以人手方面,他们更多的是听从您的命令。

您想要他们有多高的创新性,能够提出多有效的建议,恐怕不太现实。”

林燃听懂了,对方说白了提供的员工素质不会太高,很可能就是一帮在内部没有分配到太重要任务的人丢给他。

反正你也是要测试,靠不断生产样机,然后测试,来确保你生产的东西,从参数和表现上接近60年代的f-1。

在贾勇看来,林燃要做的就是一个需要充分测试的工作,靠着测试堆量来不断接近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不过贾勇的安排也正符林燃的意,本来他需要的就是工蜂。

会议室里林燃站在幕布前,屏幕上投影着f-1发动机的喷射器板三维模型。

六院选拔出来的的工程师团队围坐在长桌旁,笔记本上记录着密密麻麻的笔记。

整个团队负责人。副主任工程师,张小强坐在主位,目光专注,准备聆听林燃的指导。

张小强这个名字让林燃想起了张小平,同样的职位,相似的名字。

张小平是航天二院负责低温发动机研发的副主任工程师,在航天二院的时候年薪12万,后来被蓝箭航天给挖走了,说是高薪,但具体多高不清楚。

张小平被挖走之后,二院发了个公开信:“张小平个人的离职对这四型发动机的方案论证及研制工作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这些是原话,很难想象12万的年薪能这么重要。

林燃不清楚,张小强水平如何。

不过水平如何,聊了就知道。

林燃指着屏幕:“我们先从f-1发动机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