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内阁新规,七位阁臣(2 / 3)

最开始大家还有些担心,但次数多了,众人也懒得再劝了,只要有事能及时回来就好。

除了王崇简这位首辅外,六位内阁次辅分别是:

刘业、伊雅喜、张氾、王迹、齐舫、陈规。

其中王崇简、陈规、刘业属于元老派,是最开始追随李彻的那批臣子。

张氾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官员代表,代表着来自民间的力量。

伊雅喜乃是索伦部的长老,属于异族派别,象征着奉国内部多民族的融合。

而王迹、齐舫则是从朝廷那边要来的臣子,是李彻从大庆挖来的干才,属于朝堂派。

这七人,便是奉国如今权力核心中的核心,李彻最倚重的智囊与执行者。

李霖低声给李倓介绍着七人的身份,后者不由得暗暗心惊,六哥的用人之法果然不拘一格。

七位阁臣中,既有生死相随的元老,又有归化的异族领袖,还有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实干派,也有从中原招揽来的饱学之士。

这种组合,本身就透着一股强大的包容性,又巧妙地平衡了奉国错综复杂的势力。

“殿下此行辛苦,”王锡作为首辅,代表内阁开口,“福州之事已传回京中,万民挽留,足见殿下仁德泽被四海,只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了几分规劝的意味,“国不可一日无主,中枢运转,诸多要务仍需殿下定夺。”

“殿下乃万金之躯,巡幸四方固可体察民情,然......”

“好了好了,王阁老,”李彻不等他说完,便有些头疼地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头。

他太熟悉这套开场白了。

内阁制逐渐完善,使得朝堂的政务变得越发轻松,李彻一个大小伙子自然是坐不住庙堂。

时不时就‘微服私访’甚至带兵出去‘活动筋骨’。

这帮大臣,尤其是以王锡、文载尹为首的元老派,劝谏他坐镇奉天的奏章就没断过。

最开始,迎接李彻的都是苦口婆心的劝谏,仿佛李彻一出门,奉国的天就要塌了。

但次数多了,尤其是看到他每次都能带着‘成果’平安归来,这帮臣子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从最初的‘担忧焦虑’,渐渐变成了‘无奈认命’。

他们这位主君,能打是真能打,心思缜密也是真缜密,可这性子也太野了点。

好好的一代藩王,偏偏喜欢往外跑,喜欢亲临一线。

劝?劝不动!

拦?更不敢!

而且事实证明,殿下亲自处理的地方事务,往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