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做皇帝就要爽!(1 / 3)

这场惊动朝野的大案就此落下帷幕。

最终以京兆府的判决为准,韦良昭与元载携带两万贯「大唐宝钞」来到衙门把所有欠款全部结清,这些瓜农方才陆续离开了长安。

两日之后,远在南京的大唐皇帝李瑛同时收到了三封书信。

第一封是皇后薛柔的家书,她在书信中说老二李健去细柳原给太后上坟,邂逅了王忠嗣的三女王彩珠,两人一见钟情,互生情愫。

随后,王忠嗣之妻宋氏委托萧嵩来到大明宫做媒,作为母亲的自己已经口头答应下来,但是否作数还是陛下说了算!

“在细柳原邂逅?”

李瑛闻言皱起了眉头,“二郎去上坟朕能理解,大热天的王忠嗣的女儿去细柳原作什么?要么是撒谎要么就是刻意安排。”

但既然皇后已经答应了,又有太师萧嵩出面做媒,而且还是王忠嗣的妻子主动托媒,李瑛也不能棒打鸳鸯,当即做出批复,同意了这门婚事。

第二封书信是由京兆府、大理寺、刑部联合签发的奏折,具体内容就是长安城外的这场械斗案,在禀报了裁决结果之后另外请示对韦良昭、元载如何处置?

“呵呵……朕的好大儿啊,你这生意做得可真是没谁了!”

李瑛看完奏折之后不由得笑出声来。

在诸葛恭出殡的那日天降特大冰雹,李瑛猜测太子的西瓜生意十有八九会赔钱,但没想到竟然赔了个血本无归。

“你见朕依靠贩卖西瓜赚了钱,你也来东施效颦,这下知道经商的风险了吧?”

虽然奏折写的铁面无私,但李瑛却知道韦良昭与元载都是替罪羊,这是东宫集团为了保住太子使用的“弃车保帅”手段。

既然韦良昭与元载不是元凶,那么李瑛也就没必要对二人赶尽杀绝,只要略施惩戒足矣。

想到这里,李瑛提笔做出批复,仅仅只是将韦良昭、元载二人贬为平民,并没有将他们下狱或者发配到外地。

至于李俨这个始作俑者,李瑛暂时不打算处置他,依旧装作被蒙在鼓里。

大唐需要一个储君,自己把李俨废黜了,那么册立谁来做太子?

目前也只有长子李俨接近成年,次子李健到了秋天也不过才十三周岁,其他的儿子年龄更小,目前还无法判断谁更有潜力。

如果现在把李俨废黜了,另外选择一个年幼的儿子做储君,等将来他长大之后若是发现资质平庸,难不成再废黜掉另立太子?

要知道废立太子可不是皇帝的家事,满朝文武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册立皇后,毕竟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