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 赵宦官应承无奈(3 / 4)

用。

李业百转千回,柔肠寸断,无可奈何,只好回答袁术,说道:“明公,下吏以为,攻取武关此策怕是不可用之。今攻武关,仓促之下,必定难克,万一武关未下,而荀贼、刘贼兵马已至,则我军将陷入覆亡之境也,是以下吏愚见,方今之策,唯剩死守南阳,并即遣得力之使往去邺县,请右将军相助可以用之了。”

袁术抬起手来,点了两下,说道:“好,好,子务,我也是这么想的!攻打武关此策不大可靠,还是守南阳为上。”指向赵宦官,令道,“你现在就去传我檄令,召长史即刻回宛县来。”

赵宦官应令,就待要走,李业问道:“敢问明公,召长史回来是为何事?”

袁术说道:“子务,守南阳此策是长史所献,你我昨日虽不想采用此策,可现在被逼无奈,亦只好用长史此策,那我自是当要把长史召回,再与他就此细作商议。”

李业说道:“明公,以下吏之愚见,越是此际,越是似不宜把长史召回。”

袁术讶然,问道:“子务,你此话怎讲?为何这么说,是何意思?”

这个时候,无论如何是不能让杨弘回到宛县。杨弘如果不回宛县,则他李业在袁术帐下的富贵尚有机会得保,如果杨弘回来,等待他李业的就只会是可悲下场,因是李业下定决心,必要打消袁术此念,说道:“明公,昨日才刚刚定下西入长安,可是今天就因为武关已为刘备所部扼守的缘故,而不得不改变成令,改为死守南阳,这虽然如明公所言,是逼不得已而才为之的,却昨日之令,今日便改,下吏亦窃恐之,军心或会因此不安。鲁阳系我南阳北部之重镇,是荀贼攻我南阳的头一个要打之处,此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则为了能安稳鲁阳的军心,为使鲁阳不致快速失守,当此之际,下吏以为非得长史亲自坐镇鲁阳,指挥防守不可!”

“你这话……”袁术沉吟片刻,缓缓点了点头,说道,“倒是有道理。”

赵宦官大起胆子,问道:“明公,那小奴还要不要去传明公此檄令?”

袁术又再沉吟了会儿,说道:“且先不必传我此令。”

赵宦官应诺。

袁术问李业,说道:“子务,那就先不召长史回宛县。但是就眼下之形势而言,你却以为我该怎么做,才能守住南阳?”

该怎么做,才能守住南阳,或言之,才有可能会守住南阳,在杨弘献给袁术的方略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轻重、缓急、犄角,以及求援袁绍,对此,李业无甚可以补充,就说道:“下吏愚见,可以先按长史所献之策做防御之备,待敌情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