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文和一语开关献(下)(3 / 5)

张济无奈说道:“文和可降,段煨或也可降,我降不得也。”

邹氏大失所望,又不解张济话中之意,问他说道:“夫君此话何意?为何夫君降不得?”

“夫人,攻入长安等举,段煨他们只是从令,我却不同!我也是为主者之一啊!朝中诸臣痛恨大司马、郭将军,同样也痛恨我!今如降之,朝廷或会不责段煨,对我,即使现在不追究,以后也是必会治罪於我的!此其一也。”

邹氏问道:“还有二么?”

“早年关东诸侯起兵时,朱俊时在中牟,亦有起兵,我与大司马等那时奉董公之令,迎击朱俊,败他之后,我与大司马等纵兵掳掠颍川等地。夫人,镇东是颍川人,其帐下文臣武将亦颇多颍川人也,我若是降了镇东,就算镇东不计较我的这段往事,却其帐下的那些颍川将、士,定会为难於我,甚或寻我报仇!此其二也。”

当年张济等击破朱俊以后,进兵劫掠颍川等地,兵马到处,杀掠男女,所过无复遗类,在颍川犯下的血债,那真是累累不可尽书。只举一例,时当社日,乡人聚社树下举行仪式,张济兵掠至,不仅把那乡人中的妇人全部掳走,而且把余下的男子无论老弱,也皆杀了,悬他们的首级於马颈下,充作军功。这样的残暴行径,数不胜数。

荀贞的族人倒是没有死在这场兵灾中的,然而荀贞帐下的戏志才、郭嘉、徐卓、宣康等等大吏,包括好多的中下级军官、以及普通兵卒,他们的宗族姻戚、亲朋故友,死在此乱中的可着实不少!张济若是投降,正如他之所虑,即使荀贞不收拾他,戏志才等会饶过他么?绝对不可能饶过他。

听完张济的不能投降荀贞的这两条缘由,邹氏凄然无言。

张绣大腿上的伤还没好,半靠在榻上,问张济,说道:“阿父,那现在咱们该怎么办?”

张济背着手,在室内踱步半晌,想不到什么办法,说道:“我亦无计矣!眼下只有固守华阴,盼大司马、郭将军的援兵能够尽快赶到。”

张绣说道:“可是阿父,你刚才不是说贾先生言称大司马与郭将军质女为盟,他两人今虽言和,不足赖之么?”

半晌,张济回答一句:“不能赖之,也只能赖之。”

……

与张济不同,段煨不是不愿投降,这从他听到贾诩说“献城”此议时,仅是面露犹豫就能看出,而且随后他还就贾诩说的“以功补过”,问了句“足够么”,因而他只是拿捏不定罢了。

回到住处,段煨也与自己的妻、子说了贾诩向他提出的投降此议。

其妻、诸子皆是赞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