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表举张纮河南尹(5 / 11)
张郃?”赞道,“徐将军用兵,其疾如风啊!明公用他做洛阳方面的主将,没有选错!”
荀贞抚颔下短髭,说不来是自矜,还是自谦,悠然笑道:“长文,我政略才干不及文若,智谋远见不及志才,勇不及云长诸将,却能做下今日成就,只不过是因为三条,勤以补拙,一也;能识人,二也;用人不疑,三也。所谓‘因人成事’者,长文、文若,说的就是我啊!”
“因人成事”是毛遂所说,讽刺靠别人才做成了事的庸才们的,荀贞却拿来形容自己。
荀彧笑了起来,道:“阿兄何其自谦!能做到这三条的,非英雄不可!”
陈群以为然,正色说道:“昔高祖自言,‘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能像高祖这样识人、用人的,明公其人哉!”
听到这话,荀彧瞅了陈群眼,似想说些什么,终究未说。
两人凑趣,顺着荀贞的话,和荀贞说了两句。
荀彧话转回来,说道:“自闻知张扬、张郃军中,袁本初派了许攸作监军,许子远智谋之士,彧尚担心,这场仗恐怕不会太好打,没准儿会迁延时日!而若是张济趁机进犯,洛阳就会有些危险了。浑未料到,徐将军克胜如此之速!”问荀贞,说道,“阿兄,徐将军军报中可有报张济方面的情况?弘农郡的那凉州三将可有异动?”
荀贞笑道:“你俩先看看这道军报。此战之胜,陈午居功颇大也。”
说着,荀贞把军报交给侍立案边的从吏,从吏捧给荀彧、陈群观看。
荀彧、陈群轮着看罢,两人乃知徐荣、程普、刘备等打赢这场仗的经过。
……
如徐荣在军报中所言,此战的首功的确是陈午立下。
不过,此战关键一战的军议谋策之功,却是徐荣立下的。
那日与程普议定,集中兵力,抓紧时间,先败张扬、张郃部以后,徐荣请来张纮等,众人做了个分工,张纮、程普、陈褒、荀敞、孙河等留下镇守洛阳,徐荣、刘备、关羽、韩当、陈午、陈武率主力赴成皋参战。
随后,徐荣等就率部出洛,前往成皋,迎战张扬、张郃部。
到了成皋,徐荣等部尽管占有地利,而下兵马人数也与张扬、张郃部相当,不再处於劣势,但问题是,从某种程度说,张扬、张郃部其实也没有处於“地不利”的状态。
成皋城和虎牢、旋门两关,确然是在徐荣等手中,然张扬、张郃部到此地至今,一直没有大举进战,尤其张扬部的兵士,把大多数的时间都用来修筑营垒了,他们的营寨现亦诚然颇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