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孔德信报刺史病 荀贞再表孙文台(14 / 15)

那么孙坚这个人的品行以及在待遇士人等方面应该就不会太差,再一层是说,既然他品行不会太差,而他又善战,那么为了能在乱世中保住汝南、乃至豫州的安稳,徐缪就可以去迎接他,也即默认他的州刺史之位。

徐缪有点犹豫,说道:“孔公无失德,而被孙文台逼出州府,不得不扶病归乡,……子将,孙文台能逼孔公,我如迎他,万一他将来再来逼我,如何是好?”

孔伷被孙坚逼走,孙坚因而得了豫州刺史之位,万一将来孙坚再图谋汝南,再把徐缪逼走?徐缪自不甘愿。

“孔公固无失德,可我还是那句话:而今乱世,唯兵强者能保境安民。孔公不谙兵法,又欲与孙文台争雄,最终被孙文台逼走也是自取其咎,而府君与孔公不同。”

“有何不同?”

“今府君如能迎孙文台,来日凡孙文台之令皆奉行之,孙文台又有何理由逼明府?”

“可若是他来日所令,使我不能从之?”

“来日如不能从之,自有来日之对策。今孙文台与荀侯联兵入境,明府若不迎之,恐就不是来日会被孙文台所逼,而是眼下就有祸患了啊!”

许劭这一句话简而言之,可用七个字概括: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一句话说出,徐缪默然无语,最终虽是不情愿,也只能长叹一声,说道:“罢了,就如卿言,我去迎那孙文台!”

徐缪出郡府,带着许劭等吏,往迎孙坚、荀贞。

见了徐缪、许劭,孙坚、荀贞自是热情有礼。

在汝南待了两日,荀贞、孙坚两人辞别离去,继续行程,北上而至陈国。

陈王刘宠、陈相骆俊,他两人没有徐缪这么纠结,因为陈国虽兵马较强,可到底地窄,不像汝南,一个郡几乎就占了州地的一半,既然地窄,想法就不会多,见连汝南都默认了孙坚州刺史的地位,刘宠、骆俊自不会出头逞强,也出迎之。

仍如在汝南时,对刘宠、骆俊,孙坚以礼待之。

荀贞早在讨黄巾时就知骆俊,这次来到陈国,却因“忌惮”刘宠,需留镇诸军之故,最先未能与骆俊得见,后来离郡时,大约因骆俊对孙坚的这个“豫州刺史”实怀不满,故而只有刘宠前来相送,仍未能得与骆俊一见,颇是一憾。

在陈国待了两天,荀贞、孙坚继续开行,再至梁国。

梁国首先没有汝南地广民多,其次不如陈国兵精,不管梁国相服不服孙坚,表面上他当然也就如汝南、陈国一样,亦出迎之了。

过了梁国,荀贞、孙坚又前行之,到了目的地,沛国谯县。

出乎荀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