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先占五路为根基,再图监国救天下(4 / 7)

员,予以配合。淮南路和江南东路夹在我京东路与两浙路之间,当地官员如若泥古不化,拒不配合,也有可能坏了大事。

若真有那般情况,大王也可事急从权,扫除不作为的奸佞!当年汉末之时,董卓篡逆,孙坚讨伐董卓时,南阳、荆州官员不供军粮、阻挠讨贼,皆被孙坚正法。只是孙坚本身出身寒微,手段粗暴,才为人诟病。但大王却不同,大王身为帝室之胄、仁义布于四海,今为华夷之辩、为天下衣冠而战,谁拖后腿谁便是大逆!

臣以为,可请同在京东路的东道副总管朱胜非朱相公一起来,共议此事,并联署传檄淮南路、江南东路,说服当地同僚配合。”

张叔夜口中提到的朱胜非,也是当时地方上的重要权臣了。“东道”就是包括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还包括一部分其他辖区。之前金兵南侵的时候,“东道总管”在应天府宋州被攻破时就殉国了,只剩下朱胜非这个副总管算是当地最重量级的角色。

原本历史上,朱胜非也是后来决策拥立赵构的重要人物,宗泽等人也要名义上受他节制。

不过现在历史已经被改变,因为金兵进攻汴京的路线出现了重大调整,不是从西北边而是从东北边打到汴京的。所以汴京东北边已经没有大宋的官府力量存在了。

宗泽也不在磁州一带(磁州在开封东北),而是被逼到了开封的西北方向,连带着李纲也在开封的西北方向战区,暂时不可能跟赵子称联络上。

这些人大致在河洛盆地一直到郑州一带活动,也可能是在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的河内地带辗转抗击,总之赵子称也不知道他们的近况,只能是估计。

赵子称想了想,对于这个建议还是接受了。不管称不称帝,监不监国,先把实打实的地盘整合起来、维持秩序,这是最关键的。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称帝的事儿可以等打探清楚其他宗室的消息,谋定而后动。这种时候,也不用在乎抢时间,没那个实力的人,跳出来太早无非是找死。

原本历史上,赵构登基之前,不是没有赵宋宗室想过抢先称帝,尤其是几个离得汴京越近的旁支宗室,都把问题想简单了。觉得“皇帝没了、金兵退了之后,谁先抢先回到汴京谁就能当皇帝”,然后就做了出头鸟。

历史上持这样想法的,包括赵廷美的后人赵叔向,还有濮王系的旁支赵世框,他们都是干过“趁金人抢劫完了撤兵后,赶紧赶回汴京,然后称帝”的事情的,结果这俩人后来都被赵构以谋反罪处死。

没有实力的人,空有一个抢时间抢得早的优势,简直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