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金兵复来,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5 / 9)
镇江行在。官家指望太上皇还都,恐怕不会太顺利。总不能指望地方禁军武力劫迁太上皇吧……”
梁锋对赵子称也是够意思的,连这种透底的话都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当然,他这么说,也未必就是因为绝对忠于赵子称、甚于太上皇。他也有考虑在太上皇和官家之间站队、争取更多利益的考量。
如果赵子称是代表皇权代表圣旨来的,江南地方上的禁军配合执行圣旨,把太上皇身边蒙蔽蛊惑太上皇拒绝还都的奸佞杀了、“清太上皇侧”,那也算是大功一件。
只是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如果涉及到对太上皇本人的不敬、将来还被发现了,那官家也不会保他们的。到时候说不定就是成济的下场。
无论怎么说,面子上必须过得去。
好在还有赵子称撑场,他知道历史,又复盘了一下眼下的局势,当即就决定在执行赵桓圣旨时,稍稍打个时间差。
赵桓是让他一到镇江,立刻对付蔡京、童贯、梁师成,剪除太上皇全部羽翼,让太上皇无法反抗。
但赵子称觉得,或许能先劝太上皇动身上路,然后再剪除这些羽翼,这样面子上更好看一些。
因为原本历史上,赵佶其实也是有一点想要还都的,他只是担心金兵到底退没退干净。如果没退干净,他怕还都之后会有危险,凡事可一不可再,已经南狩/还都过一轮了,将来再这么搞可就丧尽人心了。
所以,赵子称可以利用他的单向信息透明优势,让太上皇相信金兵的威胁已经彻底解除了。
想明白这个做事风格后,后续的觐见套路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五月初的一天,赵子称正式进了镇江城,依礼觐见了远房叔父太上皇赵佶。
“臣侄秀王子称,拜见太上皇。臣侄远来,急于觐见,未及更衣,请太上皇恕罪。”
赵子称难得行了非常周全的大礼,避免授人口实。但实际上他这次觐见的姿态却是柔中带刚,因为他连衣服都没换,还穿着他那套雕翎筋圈甲的软甲。
见太上皇,兵器肯定是不能带的,包括佩剑。但穿个软甲并不犯忌,也没有哪条礼法严格规定不许穿。很多武将面君都是着甲的,何况赵子称这个只是羽毛管做的软甲,说成是坚韧一些的衣服都行。
赵子称这套甲,已经擦洗保养过了,但羽管深处渗入的匈奴血色,却始终不能完全清除,最多只能靠油性的保养涂层避免酸腐。
保养多了之后,就跟盘串盘核桃盘玉镯一样,都有点包浆了。这是上百个金兵的血反复盘出来的包浆,历史沉淀感是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