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怂帝只想乘胜求和(2 / 8)
的样子更真实更有压迫力了。
赵桓竟怯懦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又问了一堆李纲已经问过的问题,依然还是关于斩获、关于如何杀出金营。
赵子称也只好不厌其烦再自述一遍:“……臣弟手刃百人,与部曲杀金军猛安两人,谋克若干,这才杀透重围。
臣弟以为,此次谈判虽然破裂,但只要我大宋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还是可以迫退金兵的,金人纵然恼羞成怒,不出一月,必然谋求退兵!”
赵桓脑子都有些转不过来了,倒吸了一口凉气之后,足足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哆嗦着问:
“称弟何以有此把握?认为金人在如此恼羞成怒之下还会退兵?”
说实话,刚才赵桓虽然对赵子称的造型有些害怕,但他内心还是考虑过“如果赵子称把金人得罪得太狠,破坏了金人退兵的可能性,就把他推出去给金人平息怒火”的想法的。
但是听赵子称说,他杀出金营后仍然那么有把握金人会退兵,赵桓也就不好意思再做得太出格了。自毁长城的事情终究是太丢脸,有别的办法可用时,怎么能一上来就怂到那副鸟样呢?
而对面的赵子称也深呼吸了一口,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才用一种以古鉴今的语气说道:
“皇兄可还记得三年前、臣弟只是鸿胪少卿时,便在赎回燕京的谈判中、据理力争、最后逼得金人放弃岁币,只要了一笔一次性的助军钱,便退却了。”
三年前说起这事儿的时候,朝廷的口径还需要略有掩饰,因为当时还得掩盖童贯军事上的无能。“赎回燕京”这些字眼,是不能在朝廷正式文书、奏报上出现的,跟皇帝说起时也要换个说法。
但现在童贯已经半退隐,随着太上皇南下,童贯也被进一步边缘化,在赵桓面前打开天窗说亮话也没什么了。
赵桓便点点头,表示清楚此事:“前几天朕还听贤弟重提过这桩旧事,当年金人仓促答应,只是因为完颜阿骨打已身患重病,随时可能不测,金人怕横生枝节……莫非今时今日……”
赵桓忽然想到一种可能性,但又不太敢期待。
此人实在胆怯,连做梦的时候都不敢爽爽快快,直接一步到位做大一点。
赵子称也只好在内心微微叹息,然后挑明了话题:“没错,今时今日,也是这种情况。臣弟与完颜宗望撕破脸突围时,以随手所取的暗器飞掷将其重伤。以金人的医术,不可能让完颜宗望痊愈——不过皇兄放心,就是金人先动手的,他们这是咎由自取!
如今金人东路主帅重伤死在旦夕,西路军又顿兵于太原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