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敢出使金营,就要做好杀出金营的准(2 / 6)

能的。

事急从权,病笃乱投医嘛。

而赵桓听完后,反复权衡,也觉得堂弟所言确实很有道理。何况堂弟都豁出性命保家卫国了,他这个皇兄还能咬死了什么都不松口么?

他不相信堂弟会对赵家不利。

有些话从外姓人嘴里说出来或许有异志,但赵家人是绝对不会反赵家的!

“卿所言甚是,朕自当考虑。”赵桓难得有决断了一把,拍板认了这一点。

……

此后两日,便是一切手续走流程、开朝议、布局的时间。

赵子称建议的那些事情,也都在朝议上走了一遍过场,该给金人透露的消息也都透露了。

听说赵子称要出使金营、而且就是去“送死”的,朝中部分跟他铁杆死党的正直大臣还私下劝阻,希望他别太强硬,对得起天地良心就够了,别争取得太狠。

这些“正直大臣”,当然首先就包括李纲和赵良嗣。

李纲是钦佩赵子称的胸襟格局,赵良嗣则是感激他的救命之恩。

临走之前,李纲私下求见,恳切劝说:“刚则易折,殿下不可鲁莽啊!留住有用之身,可比什么‘陷金人于不义’重要得多!国家已倾颓如此,不可再失去殿下这样忠义英豪之士!”

但赵子称还是那般云淡风轻地拍拍李纲的肩膀:

“李右丞多虑了,只要有利于天下大局,便是生死都当置之度外。至于一己的荣辱祸福,就更不能因为这些小事而趋利避害了。

再说,孤也不是鲁莽之人。实不相瞒,孤当年于摩尼贼万众之中、斩方腊部将邓元觉等辈,后来又亲冒矢石、身先士卒,杀退方腊、直透敌阵。其实孤也略有些武艺,此番前去,也会尽量小心,略带几个护卫,金人真要对我不利,我自然也会自卫,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李兄为孤保密,绝不可再对外人言,以免金人有了准备。”

李纲听说后,虽然不知道赵子称武艺有多强,还是觉得赵子称高估了自己。但对于赵子称的那份信任,他还是非常感动的。

秀王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气度,一边对别人说“绝不能再告诉其他人”,但一边又肯让他李纲知道。李纲心中暗暗发誓,此事自然不能再提,也不用再劝。

告别李纲之后,次日一早,赵子称就带着一支卫队,所有人都骑上上等好马,护送他通过两军之间的地带。

不过卫队里的大多数人,护送他抵达金营后还是要返回的,因为那么多人也没法都进去,遇到意外的时候目标也太大,反而累赘。

最后,赵子称只带了两个随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