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长幼尊卑(1 / 3)

朋友……

大皇子已经完全怔住了。

他也有伴读,也会与伴读一处温书、用膳。

他知道他的伴读是武信侯的长孙,母后跟他说过,武信侯府在太祖朝和太宗朝也曾风光过,那时候的武信侯府堪称战功赫赫,很能担的起一句忠烈。

可惜自初代武信侯最优秀的那两个儿子战死沙场之后,由于其他子孙资质皆平平,武信侯府便就此沉寂了几十年。

母后说,他的伴读是忠臣之后,让他定然要多加照拂,与之好好相处。

大皇子记住了母后的话,这些年,他待自己的这位伴读也确实从未吝啬于施恩。

书读的越多、知道的东西也越多之后,大皇子甚至不由自主的效仿那些礼贤下士的圣明天子,给予自己的第一个“近臣”更多的恩德。

无人的夜半,他温完书,偶尔也会幻想着日后的自己,能够有相似的佳话流传后世。

除此之外,他也在琢磨,既然武信侯府已经沉寂了那么多年,那为何父皇却会忽然钦点武信侯的长孙来做自己的伴读?

大皇子从未认为那是父皇对他的薄待。

因为除却这位武信侯之孙外,他还有很多的“同窗”,而在那些人之中,既有武勋之后,也有文臣家的子孙。

在明白了“礼法正统”这四个字之后,大皇子便越发确信,父皇这是在给他培养日后的班底,父皇是在给他的日后铺路。

父皇待他如此厚恩,大皇子自然更加不敢懈怠,唯恐自己做的不够好,辜负了父皇的苦心,令父皇对他失望。

于是他进学更加勤勉而刻苦,也开始更多的琢磨那些关乎于君臣之道的东西。

那太晦涩深奥,即便琢磨了许久,大皇子仍旧是想不明白的地方多,琢磨透彻的地方少。

但是对于自己的伴读,大皇子倒是琢磨出了一丝心得。

他觉得,父皇此举是在对武信侯府施恩。

父皇可能是要用他们。

琢磨明白了这个,大皇子自然就要追随父皇的脚步,跟在父皇的身后,施恩于自己的伴读。

于是他待自己的这位伴读更为亲切而照拂。

但是,他从未用“朋友”这两个字概括过自己与伴读之间的关系。

尊卑既然有别,便只有施恩与回报,如何能称朋友?

在大皇子心中,与他平等的人只有他的弟弟们。

他会将宫外寻不到的珍贵典籍大方赏赐给伴读;但是只有弟弟,才能让他放下手头之事,拿自己宝贵的时间去陪他温习那些他已经烂熟于心的学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